近年來,在國際產能合作不斷走向縱深的背景下,鋼鐵行業“走出去”不乏亮點,甚至出現了“以一帶多”的局面。國際商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,相關企業不僅僅到海外發展鋼鐵項目,他們還將觸角延展至酒店、路橋、市政等項目中;合作方式也不再局限于施工本身,還包括技術、裝備乃至標準“走出去”等。
不久前,中冶京誠與聯泰國際集團聯泰企業有限公司簽署了《帕勞酒店項目EPC總承包框架協議》。據介紹,帕勞度假酒店項目的建設內容包括度假酒店、水上別墅、餐飲、商務會議中心、娛樂設施、停車場等相關配套設施,建筑主體擬采用中冶京誠新開發的戰略產品——新型模塊化建筑。
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向國際商報記者表示,中冶京誠的前身是鋼鐵設計院,但以中冶京誠為代表的一些企業,其業務早就不局限在單一的鋼鐵老本行了。一方面,海外存在大量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,這是國內企業轉移優勢產能、拓展業務范圍的基礎;另一方面,隨著技術升級和結構調整的深入,中國的產品、裝備具備了“走出去”的實力,使國際產能合作走向縱深成為可能。“因而,這些公司將自己的業務擴展為多個模塊,如酒店、市政、房地產、路橋,力求在全球基建熱中分得一杯羹。”
值得注意的是,根據簽署的協議,中冶京誠將負責帕勞項目的施工圖設計和施工總承包。
不僅僅是去“施工”,這為創建升級版“走出去”提供了可能。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所言,我國大部分企業已具備總包能力,包括設計、融資、總包合同的實際完成額以每年20%~30%的速度增長。“最關鍵的是,我們的裝備跟著工程承包‘走出去’,中國一大批裝備帶到了全球。”
“的確,我們自行設計和建造的高爐、熱風爐等裝備,也隨著項目工程走向了海外。”某工程公司的業務員告訴記者,這種由大變強的感覺是比較明顯的。以往,我們可能只專注設計和施工層面的東西。
除了裝備,鋼鐵行業還在發力推行中國標準“走出去”。國際商報記者從中冶集團網站上了解到,以央企如何加快推進中國標準“走出去”為主題,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日前與中冶集團專門召開了研討會。中冶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,在鋼鐵和冶金建設方面,中冶集團已將產業布局逐漸向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轉移,越發凸顯中國標準的重要性。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也明確表示,鋼鐵與有色領域是國家重點推介的國際產能與裝備合作領域之一,中冶集團應發揮自身技術優勢,面向“一帶一路”國家確定好的示范項目,并通過示范項目建設帶動中國標準“走出去”、推進中國產能與裝備合作。“國家標準委也將在國際標準編制、示范基地建設等方面給予企業更多支持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