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30日,國務院發布了關于落實《政府工作報告》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。這份意見將《政府工作報告》中提到的重點工作拆解為9個大項,41個重點任務。這些重點任務又被進一步細分,延展出94個具體任務,每一項任務都有具體的部門負責,共涉及部門90個。
與去年的情況大致相同,國家發改委作為與宏觀調控密切相關的部門,仍然承擔著多項重要任務。國家發改委牽頭的任務多達16項,其參與的任務更是有73項之多。這些任務中既包括穩定和完善宏觀經濟政策,還涵蓋了發揮“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”和“互聯網+”集眾智匯眾力的乘數效應,著力化解過剩產能和降本增效,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等方面。其中,在“三去一降一補”中排在首位的“去產能”同樣由國家發改委牽頭,共有17個部門分工負責。
此外,備受股民關注的證監會參與9項任務,涉及國企改革、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等。
供給側改革首進任務清單
每年兩會結束,全國人大批準《政府工作報告》之后,用不了多久國務院就會對外發布任務清單。和去年相比,今年的任務清單早了11天。雖然來得早,但分工還是一點不馬虎,94個具體任務由90個部門分工完成,幾乎所有任務都由兩個以上部門協同。
李克強總理在《政府工作報告》中說,過去一年,我國發展面臨多重困難和嚴峻挑戰。這些困難包括進出口總額下降,投資增長乏力,地區、行業走勢分化,環境約束上升等等。
在這樣的情況下,2016年的政府工作當然不輕松,尤其是在宏觀經濟調控方面,政府壓力自然不小。因此,和去年的任務清單一樣,保持經濟穩定還是排在第一位,只是今年更加強調要使經濟運行在“合理區間”。
從具體任務來看,貨幣和財政政策一直是宏觀經濟調控的主要抓手,雖然今年仍然是“積極的財政政策”和“穩健的貨幣政策”,但去年兩項政策前的動詞都是“繼續實施”,而今年則變成了“加大力度實施”和“靈活適度實施”。
雖然我國進入“三期疊加”已經有些年頭,但供給側改革還是今年任務清單里的新詞語。去年的任務清單中強調穩增長與調結構的平衡,今年的版本則從供給側改革的角度提出了更多新的任務。比如發揮“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”和“互聯網+”集眾智匯、眾力的乘數效應,提升消費品品質,促進制造業升級,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等。
去產能共有17部門參與
化解產能過剩雖然已經是清單中的常客,但“去產能”在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成為了2016年經濟工作的第一要務,在今年的清單上自然也被著重強調。清單明確提出,重點抓好鋼鐵、煤炭等困難行業去產能,積極穩妥處置“僵尸企業”,降低企業交易、物流、財務、用能等成本。
針對化解過剩產能和降本增效這項任務,國務院強調既要促進落后產能有序退出,積極穩妥處置“僵尸企業”,又要保證職工安置不出問題,涉及的行業廣、任務多,因此總共有17個部門參與這項任務,由國家發改委牽頭,工信部、財政部、人社部、國土部、環保部、交通運輸部、商務部、人民銀行、國資委、質檢總局、安監總局、銀監會、證監會、保監會、能源局、煤礦安監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清單明確的94項具體任務中,超過3個部門以上聯合行動的占絕大多數,而且通常會明確由一到兩個部門牽頭。在眾多牽頭部門中,國家發改委的名字頻繁出現。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梳理發現,國家發改委共參與73項任務,其中牽頭16項任務,在眾多部門中,是任務最重的一個。
雖然和去年的34項任務相比,國家發改委今年負責牽頭的任務只有16項,但仔細研究清單就會發現,這16項新任務每一個都很重要。比如“發揮有效投資對穩增長調結構的關鍵作用”這一條。在工業、房地產固定資產投資雙雙不景氣的情況下,擴大有效投資對于保證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至關重要,也只有保證了有效投資,結構調整才能有足夠空間。
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表示,國家發改委現在做了重大項目庫,做了三年的滾動投資計劃安排,也就是干著今年的,備著明年的,看著后年的,想著大后年的,使投資更有針對性,更加有效。
“投資應該起到一石三鳥的作用。”徐紹史說,投資在當前是有穩增長的作用和功能的,但同時它又應該能有效補短板、調結構、培育新動能,既要補短板,又要調結構,還要培育新的功能,這樣才能夠更好地發揮有效投資的作用。
此外,證監會此次共負責9項任務,涉及貨幣政策,深化金融改革,實施支持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政策措施,完善股權期權稅收優惠政策和分紅獎勵辦法,化解過剩產能,推進國有企業改革,更好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,發揮有效投資對穩增長調結構的關鍵作用,以及織密織牢社會保障安全網等。 |